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书 |《2016年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》(郭星华序言)

2017-01-20 郭星华 社会学视野


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

2016·第14辑


郭星华 卢晖临 沈原 编

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



前言


从社会学的恢复重建到今天的繁荣发展,已经过去三十七年了。期间,有众多的拓荒者、引领者,如费孝通、雷洁琼、袁方、陆学艺、郑杭生等老前辈,他们为社会学独立的学科地位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理论创新而呕心沥血、奔走呼号并且身体力行。除了这些名流、巨擘,在社会学发展的历程中,还有一些人,他们在做好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的同时,也在为提升教学质量、规范学科研究、扩大学科影响在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《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》(以下简称“三校论文集”),就是其中一朵璀璨的小花。她从当初的寂寂无名、暗香自赏,已经到了今天的桃李不言、下自成蹊,成为众多导师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的重要参考文献,也成了学子们完成学位论文的模板。什么是好的研究,什么是好的论文,一目了然。“三校论文集”,只是一种民间行为,没有课题资助,没有经费来源,对编辑者来说,也没有任何报酬,完全是凭着对学科的热爱、对一种信念的坚守才能一路坚持下来。从2003年到今年,每年一集,出版了十四集,其中的艰辛、困苦只有局中人才能体味。要从三校每年百余篇硕士论文中挑选优秀者入选,编辑、出版、发行,均是亲力亲为,确实不易,没有一点对学术有着宗教般的狂热是难以做到的。说到这里,我必须要对“三校论文集”的三位创始人表达我的敬意,他们是:北大的郑也夫教授,清华的沈原教授,人大的潘绥铭教授。


他们三位教授,都术业有专攻、名满学界。郑老师,对信任问题有独到的研究;沈老师,长期专注于劳动社会学的研究;潘老师,在性社会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。郑也夫、沈原、潘绥铭三位教授都是50后,先是人大的潘老师退休,替补上场的我还是50后(1957年出生)。北大的郑老师退休后补上卢晖临,终于有了60后的人参与编辑“三校论文集”。等到明年(2017年),沈老师和我都将辞去编辑工作,编辑队伍将完成从50后到60后、70后乃至80后的华丽转身。


一个“老炮儿”的时代就这样谢幕了。


说起“老炮儿”,郑沈潘三位老师虽然性格各异,但还真是都有点“老炮儿”的劲儿:有担当精神,敢仗义执言,有侠士风骨。由于三位老师都是成长于京城,还都有点北京“爷们儿”的范儿:天空飘来五个字---那都不叫事,那种处乱不惊、淡定自若的范儿,那种不管身处何种境遇都在放眼世界、忧国忧民的范儿,像我等操着外地口音的京城人是学都学不来的。


最后,谈一谈对“三校论文集”的一点个人评价。在我看来,该文集未必囊括了年度所有论文中的优秀硕士论文,但是,我敢说,入选的论文都称得是当年论文中的优秀者,代表了三校硕士论文中的最高水准。敢这么说,是因为编选者的眼光是严苛与挑剔的,不讲情面、不讲平衡,只有一个标准:学术水准,其他一概不在考虑范围之内。当然,三位老师之间有时也会有歧义,甚至有争议,但标准从来没有改变过。依我参加三届编选工作来看,入选的标准有四条,我称之为“四有论文”:有材料、有理论、有观点、有规范。其他三条好理解,着重说说“有材料”。这里的材料,主要指作者收集的第一手经验材料,依据文献资料或第二手的统计资料撰写的论文,除非特别特别出众,一般很难入选。虽然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,但我还是能理解创始人的初心:鼓励脚踏实地的学风,提倡扎实田野调查的态度。想想我国早期的社会学家,潘光旦、严景耀、李景汉、费孝通等等,哪个不是在田野中摸爬滚打过?只有掌握了来自基层、来自生活的鲜活资料,才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当下社会。


好了,就说这么多。期待三校论文集越办越好。


人人都是过客,只是我太过匆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郭星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7月25日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